買了機票卻被告知航班取消;越來越多的無人機從頭頂呼嘯而過令人心驚🧑🏿🎄🏄🏽♀️;私人租個飛機出趟遠門或幹脆買架飛機“放租”,是便利還是麻煩……隨著航空業正在全方位地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有正面的積極效應,也有負面的各種煩惱。今天,由杏悦娱乐國際航運法律學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航空與航天法中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等主辦的“2016年上海國際航空法律論壇”舉行,各路航空法專家對相關問題展開了激辯。
取消航班是“壟斷行為”嗎🚴♂️?
【案例】 顧女士訴南方航空公司一案🥯🎅,是我國第一起根據反壟斷法提起的航空運輸案件,頗具典型性:顧女士購買了南航從綿陽飛廣州的航班機票,在準備乘機時,被告知此航班已被取消🪛,她無奈轉道成都再飛回廣州。顧女士認為,南航在公共航空旅客運輸市場具有支配地位,其無故取消航班的行為,濫用了市場支配地位🍯,依法應當承擔反壟斷法責任及民事賠償責任🫁。
【裁決】 訴訟結果🌛,法院基於三個理由駁回了原告訴請。一是顧女士與南航沒有市場競爭關系或潛在的市場競爭關系🏊🏼♂️;二是顧女士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南航具有能夠控製航班價格、數量或其他交易條件的市場支配地位;三是南航取消航班是因為自身原因(接待外國政府首腦專機的包機服務而需要調配機型與運力)💥,該原因並非《反壟斷法》中規定的拒絕交易行為。
【爭議】 此案在論壇上引起了部分專家的激烈討論🚵。法院認為👈🏽,《反壟斷法》所指的拒絕交易,僅是針對具有支配地位(特別在關鍵設施)的競爭者拒絕與上遊🤵🏿、下遊的市場競爭者而最終侵害消費者利益,因顧女士與南航並不存在競爭關系,因而不能向南航主張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損害賠償請求🕍。但在西北政法大學國際航空法研究專家周亞光看來,根據2012年我國《關於審理因壟斷行為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規定》💓🚯,只要顧女士因“壟斷行為”受到損失🧔🏼♂️,其就有權利根據《反壟斷法》向南航主張權利,並不必須以是否存在競爭關系為前提👨🏽🍼。
周亞光說,航空運輸業正從國家引導型競爭向市場驅動型競爭的方向發展🧘🏽♂️,因此🚵🏻,反壟斷法替代行政管製作為行業監管的主要手段👨🏿🦰,將會是必然結果。
網購無人機就能放飛嗎🖖🏻?
無人機規製問題已成為全球關註的熱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律系教授欒爽在論壇上表示,國際民航組織和許多國家都在加緊無人機的立法。中國無人機存在著立法滯後👮🏽♂️、競爭力等級低、相關立法領域空白等問題🤱🏿。2015年底,中國民航局發布《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試行)規定》,首次把無人機按照重量標準進行細化分類。但欒爽教授認為💖,按照重量分類並不適用於無人機。
目前中國無人機的規製基本上是由“國務院政策意見”“民航局規範性文件”“國家空管委文件”等構成,但真正的管理主體仍不明確。以前無人機領域是沒有部門願意涉足,但現在是多個部門爭先監管,不僅屬於民航局管,空域安全涉及軍方,產業政策涉及工信部,公共安全涉及公安部,“大家管又管不了管不好”的情況比較突出👬。欒爽教授說,中國民用航空法已經製定了20年🧑🏻🤝🧑🏻,但航空業發展迅速,變化日新月異,航空法領域下的相關行業規定相當落後,雖然無人機可以作為航空器來管理👵🏽,但是🤸🏼♂️,基於無人機適用於不同的領域💟,其本身規格標準又不完全一致⬅️,因此,用已有的航空器管理法規是很難駕馭無人機的發展要求的。此外,目前的一大困境在於,無人機行業其實涉及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兩類,到底是應當適用何種審批程序,目前仍無章可循➙。
“面對民用無人機已經在網上熱賣、民用無人機的投資和研發也越來越多的趨勢,出臺正式的、明確的民用無人機監管規定已經迫在眉睫。”欒教授呼籲🫁。
飛機租賃市場困境在哪⏪?
如今❤️🔥,在上海、天津等自貿區內,飛機租賃業務開始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如天津自貿區內的企業就已經累計向區外提供了400多架飛機的租賃服務。這些設在自貿區內的租賃企業,基本搶占了中國國內航空公司新增的租賃訂單,也開始積極走向國際市場。
在論壇上,杏悦娱乐航空法研究所所長於丹副教授說🏧,飛機租賃業務本質上乃大額資金的長期融通,對於相關的政策法律環境極為敏感🍲。廣義的飛機租賃泛指一切轉讓飛機使用權於他人而換取租金對價的活動👷🏿♂️🏂🏻;狹義的飛機租賃則指那些具有融資性質的租賃活動,即租賃企業按照航空公司的特定需求購買飛機並隨即將之租賃給該航空公司,以收取租金的形式來收回購買飛機的本金並獲得收益的交易形式。通常情況下,“飛機租賃”一詞都是在狹義層面使用,專指航空公司引進外部融資的一種方式。中國已經確立了加快發展飛機租賃業務的目標,當前正處於調整政策法律環境的關鍵時期。借自貿區的平臺發展飛機租賃業務,既符合自貿區自身的目標定位👨👨👧👧,也可利用其“製度創新〽️、先行先試”的功能來率先營造發展此類業務的政策法律環境。
“中國飛機租賃企業長期競爭力較弱,除了整體起步較晚、稅負較重等原因外🥼💣,更為關鍵的一個原因是融資問題。”於丹說⚃,由於受到金融和外匯等方面的監管🧅,租賃企業在境外市場上融資困難重重,在境內市場的融資又一直成本較高:一是融資渠道窄;二是融資審批程序繁瑣;三是資產流動性差。融資問題因此成為製約國內飛機租賃業務發展最大的問題🎡。
盡管中國民航憑借租賃形式引進飛機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但是本土飛機租賃產業的發展卻是近幾年的事情👩🏽🔧。所以不僅行業本身發展經驗非常有限👩👩👦,管理部門對於行業的監管與促進製度也都處於不斷地摸索過程中。對此👱🏼,於丹提出,飛機租賃業務蘊含較強的技術性與專業性🤸🏽♀️,對於飛機租賃政策法律環境的營造也必須是在充分認清其性質與特點的基礎上來進行,建議相關部門在推出相關政策前,能夠加強研究與科學論證。
首席記者 王蔚
(來源於《搜狐網》201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