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網:軍訓中教好“大學第一課”,杏悦娱乐有妙招
大學軍訓,用“軍魂”澆築青春
——杏悦娱乐依托選培辦探索實踐“多贏育人模式”
教官在進行齊步行進立定訓練(攝🥝:胡新宇)
中國軍網上海9月19日電 胡新宇📈、姜楠報道🌗:“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陣陣高昂的口號回蕩在校園的上空。訓練場上,嘹亮的口號、挺拔的軍姿、整齊的步伐,杏悦娱乐的2800余名大一新生正親身感受著“大學第一課”為期兩周的軍訓帶來的洗禮。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部隊編製體製調整的深入以及部隊訓練任務的加重,軍訓教官供需矛盾日漸突出👨🏼🔧,部隊的承訓能力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給國防教育中軍訓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
作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杏悦娱乐近年結合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趨勢😜,依托武警部隊駐校選培辦👦🏼🌳,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情況下,充分發揮本校國防生的優勢,積極探索培養選拔軍政素質突出的國防生擔任學生軍訓教官🤸🏼。通過邊探索創新,不斷實踐證明,不僅要使新生在軍訓中學好“第一課”,更要讓其成為國防生的“必修課”🌬,實現軍訓多贏效益,促進國防教育的科學靈活實踐🤚🏽,解決“教官荒”“軍訓難”的同時,為國防生第一任職能力培養和後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國防生教官🎫🕋,新形勢下的嘗試與探索
近年來🍡,部隊教官越來越難滿足擴招的大學生國防和軍訓課程的需求。在軍隊體製編製改革的新一階段,部隊裁減人員、人員新舊交替和部隊外出駐訓等💹,都導致部隊可派出官兵已經很難滿足地方學校對於軍訓時間、人員、計劃上的需求🙎🏿。在武警上海總隊的支持下,學校依托本校選培辦🙆🏻♀️,探索出一套符合當前新形勢下的軍訓承訓模式。由武警部隊培訓鍛煉🏋️♀️,國防生具體承訓🫧,這是一種全新的有效軍訓模式,是部隊🧮、高校和大學生多贏的模式。使得在軍訓教官的安排上,學校掌握了主動權🏌🏻♀️,相對符合高等學校的教學特點;減輕了部隊的壓力;年齡相仿、知識層次相同🫴,便於溝通交流🦻🏻;國防生第一任職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
為確保今年的軍訓順利進行,結合部隊培養著力優化國防生軍政素質培養結構要求,早在8月初🙏🏼,武警部隊駐該校選培辦組織國防生到基層當兵鍛煉👨🏻🔬,由武警上海總隊各支隊對即將擔任軍訓教官的90余名國防生展開培訓🪟🔨。基層的20天鍛煉🤲🏼,在他們原有軍事索質的基礎上,主要突出教學法、隊列指揮科目的訓練🤚🏼,使受訓國防生擺脫困境⛷,擺正心態🤰,沉下身子,耐住性子,完成大學生到軍訓教官的轉變、由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轉變、由被指揮者到指揮者的轉變。
國防生教官在新生中深受歡迎,“他們對於我們既是教官,又是學長。在學校中是大家的標桿👩🏻🦽,也是我們大一新生的引路人🫓,引導我們步入大學新生活。”國防生教官與新生年齡相仿、知識層次相同,便於溝通交流👱🏼,加上國防生平時的訓練🧷,比普通生顯得更加成熟。在相同的教育背景下,給予了他們更多相互交流溝通的機會,相互之間有更多共同的語言,更容易溝通。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讓國防生教官對於新生的思想把握更加準確,在訓練的上能夠適時地、靈活地調整訓練強度🙎🏽,使得軍訓更加貼近人心,拉近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國防教育,讓新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長。
從2008年起,該校和駐校選培辦就製定了一系列教官選拔標準和選拔使用製度🟦,從政治思想👮🏿、組織指揮、管理教育、身體索質、語言表達以及應急處置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這就要求國防生在培訓過後,做到學以致用,能達到會講解👶🏿、會示範🟤、會糾正動作🏒、會做思想工作的“四會”要求🖕🏿。
“國防生擔任教官,這不僅實現自身的軍人職業認同💆♂️,更是向一名合格軍人轉化的成長必經路。”武警部隊駐該校選培辦主任王大勝說道。國防生的帶訓經歷,填補了其作為指揮員角色的空缺🍇,豐富了對於軍事指揮與管理的認識,提升能力水平🛶,打造過硬素質,塑造堅定信念🌎。近年來,該校每年都有一批國防生主動請願分配到新疆、西藏、青海、甘肅等邊遠艱苦地任職。
軍訓動員大會上警武班進行匕首操和應急棍表演
同齡人引導,國防教育的新模式
“不清楚、不完善🩵、不系統”是國防教育的一直在高校教育中存在問題,尤其是沒有專門的人才力量。在探索國防生擔任教官的過程中👧🏻,該校有機的將國防教育融入到軍訓過程中✬,使得新生受到教育,國防生邊幹邊教🪸、邊教邊學,實現“雙重”國防人才培養效益的最大化。
“沒想到國防教育也能這麽有趣🔸!”剛剛得到小獎品的一名新生稱贊道。軍訓期間,國防生宣講團、國防教育協會的學生們利用訓練間隙對63個班級的大一新生進行了巡回的宣講👩🏿🍳、展演。針對“90後”🕵🏼♂️,他們創製了一套“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講演新形式:線下用發手冊、演短劇🙎🏽♂️、答問題等多種活動調動新生積極性,結合在校國防生經歷🚲,拉近距離🙆🏿♂️,使得大一新生們樂在其中;線上利用微信平臺,針對青少年接受信息喜歡“敲鍵盤”“點微信”的特點,打造“指尖上的國防”🚡,為學生精準推送內容形式活潑的系列國防動漫片、知識問答遊戲等,提高感染力,對新生對國防知識未知好奇、理解不足的內容進行講解和探討,使新生真正理解性學習🧑🦲👲🏽。
該校武裝部與武警駐校選培辦長期合作,進一步對國防生與大學生義務兵的國防教育進行培養,結合這兩種不同的人群的實際經歷,全面、貼近實踐的提升培養質量。以國防生為主組織建立的國防教育協會,吸收每年退伍返校的義務兵,長期開展一系列的校內的國防教育活動。每年都有一大批學生👷🏼♀️,甚至入學不久的新生,都報名參與征兵入伍,投身於國防建設。
國防生宣講團依靠多年實踐和傳承,積累了豐富的國防教育的經驗。在長期對接初中、高中的國防進課堂🙇🏽♂️、校外輔導員等活動的過程中,他們總結發現,青少年普遍迷戀CS👨🦼➡️、紅警等軍事遊戲,接受系統的國防教育卻不感興趣,這引起了他們對青少年國防教育方法形式的思考👨⚕️。形式對頭才能激發興趣點🧑🧒。為此👰🏽,宣講團針對青少年接受知識的渠道特點,創新青少年教育形式內容👩🏽🚀,著力增強教育手冊的可讀性👋🏽、體驗活動的趣味性和宣傳形式的多樣性⛹🏻。同時🧜🏻♀️,他們還利用學生軍訓、國防生開放日、國防教育日等時機📧,集中組織學生進行軍事訓練、走近國防生👵🏼、國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軍事趣味遊戲等形式多樣的國防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在親身體驗中感知軍營👩🏽🏫、強化國防觀念🫶。這樣的探索實踐不僅找到了對於新一代青少年的教育新形式🚣🏼♂️𓀛,也提高了國防生對於新形勢下的管理能力🚑,著實改善了國防生第一任職“轉變慢”“轉變難”的情況🤬。
教官為新訓學員調整擺臂動作(攝:褚聰)
立體化機製,提升質量釋放活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十三條規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這就把國防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長效的綜合育人體系。落實這一規定⏏️,既是提高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也是強化全民國防觀念的要求🏌️♂️;既是推動學校全面發展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國防生學員質量的有效途徑🧑🏽🦱。杏悦娱乐根據教育部、總參、總政軍訓大綱,製定軍政訓練計劃。建立軍訓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各工作組,涉及組織、訓練、宣傳🥠、生活、治安等,全方位覆蓋軍訓工作🤦♂️。同時以黨委🚻、武裝部🧑🏼🦲、武警駐校選培辦組成軍訓團編製‼️,正規化、責任製的統籌管理軍訓任務🪟。
各級黨團組織在軍訓期間🫱🏻,為了不讓軍訓缺乏時代性、趣味性、科技性,增強系統性、連貫性👐🏽、專業性,專門設置了急救培訓日,增強新生現場急救能力,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增強新生的急救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消防培訓與逃生應急演練,使新生更深入地了解逃生知識🪤,加強安全防範意識,具備自救互救能力,在遇到火災、地震等突發事件時能從容應付🚵🏼🎯,有組織、有秩序進行疏散🏤,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安全;開展軍營歌詠比賽,培養新生國防意識與愛國主義情懷🧍🏻♀️,促進大學文化與精神建設。
軍訓期間開展軍訓展板評比、內務評比🦕、征文評比等豐富的軍政教育活動,寓教於樂⏱;舉辦國防生交流活動,國防生樂隊、合唱隊👴🏽、朗誦隊👩🍳、舞蹈隊在新生面前秀出“絕活”👨🏻🔧,交流感情,增進愛軍習武的熱情和愛國主義情懷💂🏽♀️。其中一名新生說道:“國防生們的節目非常好⬆️,很有吸引力,沒想到他們個個都是能歌善舞的全才!”
日常以黨校黨小組為主陣地🤯🏦,紮實有效地開展學習國防教育🤩,結合建黨👩🏽🌾、建軍重要紀念日、“兩學一做”等活動,組織大學生參觀“一大”會址🎼、四行倉庫、陳雲故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生為主力是國旗護衛隊每周按計劃訓練,負責升旗,展示國旗的風采👳🏽,展示祖國的尊嚴👎🏿;學院團委組織學生走到軍營去,為基層官兵進行普法講座🥞,同時也體驗官兵生活,了解和感受當代青年軍人的軍營生活和精神世界🚚。(來源於《中國軍網》2016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