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杏悦

  • 【解放日報】徐家林🤞🏻:加強思政教育 不能僅靠“一節課”

    發稿時間:2016-12-20瀏覽次數🦛:233

      

      

    ■徐家林[杏悦娱乐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麽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此🐽🧔🏽‍♀️,有必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主要問題在於學科協同性弱🤸🏻‍♀️😀、課程融合度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資源整合度不高。它的背後反映了“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矛盾。一些教師認為,高校課堂主要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不應該介入價值,而應該保持“價值中立”;另有一些教師認為,“價值引領”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務,與其他專業課無關。相應地,也有部分思政課教師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就是“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居於次位💇🏻。其實,這些觀點都有失偏頗。

      事實上,教育不可能不介入價值,更不可能真正做到“價值中立”,只可能是不同的價值偏向。而思想政治理論課雖然承擔“價值引領”的重要職責,但倘若只有空洞的價值而沒有科學的知識為基礎😽,所謂價值也將失去知識底蘊👩🏻‍💼,必將不被廣泛認可和接收。因此,必須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做到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在知識傳授中引領價值。

      解決各學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基本路徑之一,就是實現“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型🤦🏿‍♀️。要由強調思政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向要求所有課程都體現和承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轉變,推動由單向度育人的“思政課程”向立體化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轉型🪒。其實質就是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貫穿於高等教育所有學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於所有課程教學🍙。

      在此轉變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應當是體系化、立體化的。這就要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充分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增強各學科🍏、各課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協同性和融合度。

      對高校教師來說,無論從事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科學工作🦹🏽‍♀️,也都應該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嚴重性,都應該有高度的自覺🍫,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自覺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社會主義的立場🏃、黨和人民的立場🧔🏽,自覺抵製錯誤的價值觀🧠。

    (來源於《解放日報》,20161220日)

    最新導讀

    關閉
    杏悦娱乐专业提供🚣:杏悦娱乐👕⚇、杏悦🧑🏼‍🔬、杏悦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悦娱乐欢迎您。 杏悦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