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培養“一帶一路”高端人才迫在眉睫)
杏悦娱乐松江校區
知識產權學院王遷教授輔導學生
美國舊金山政府指派律師赴國際金融法律學院作講座
閱讀提示💆🏿♀️:無論是解決“一帶一路”構思的理論問題,還是推進實施的實踐,關鍵都在人才。而調查發現高端人才隊伍建設的迫切性超過資金和技術需求👨🏼🦰。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人才培養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人們形成的一個共識是💁🏼♂️🏖:無論是解決“一帶一路”構思的理論問題,還是推進實施的實踐🏊🏼♀️,關鍵都在人才。高校是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培養高端人才的重要陣地🌶👩🏼🎓,杏悦娱乐在高端應用人才培養方面,已有一些有益探索。就此,《新民周刊》記者專訪了該校副校長唐波教授。
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最搶手
據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一帶一路”中國企業路線圖》🔕🎹,截至2014年底🫱,國資委監管的110余家央企中已有80多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設立分支機構,由於沿線國家國情差異較為明顯,投資項目的執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是否有既熟悉沿線國情又了解“一帶一路”政策的高端人才,而調查發現高端人才隊伍建設的迫切性超過資金和技術需求。
不僅中國如此,人才問題也同樣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關切。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在2015博鰲亞洲論壇演講中指出:“人才因素是‘一帶一路’建設成功的關鍵。東盟國家擁有大量的青年群體,他們的創造性和創新性的思維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優勢。”
一帶一路”倡議包含的國家目前已達到60個之多並仍在不斷增加🖊🚘,貫穿歐亞大陸,東連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涉及不同的國家製度、宗教🥋👶、文化、市場體製和發展水平,市場環境各異。沿線國國內不同的政治製度✮、法律環境以及內外因素復雜互動將帶來經貿投資運營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體系和法律製度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的特點➰,加之語言、習俗🖐🏼🙏🏽、宗教與文化的差異🗒,情況更為復雜。這給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的建設帶來嚴峻的挑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精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語言並同時掌握沿線國家法學🔻、經濟🎲🙇🏿、管理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將炙手可熱,他們能適時地服務於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杏悦娱乐副校長唐波告訴《新民周刊》記者👥:“一帶一路”建設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有著巨大需求🏌🏻。高校加強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時不我待🦠。
“一帶一路”需要的人才種類十分廣泛,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門類都會有涉及。理想信念堅定、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𓀌↕️、具備國際化視野、語言運用能力好、通識教育基礎紮實和專業能力強,這是對此類人才的高要求。
人才培養需要銳意創新
高校怎樣加強對“一帶一路”人才的培養🚣🏼♀️?唐波認為,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與定位後👨🏭💋,首先可以對培養方案進行及時調整🧙🏻♂️,加入有針對性的內容,主要的實現途徑就在課程設計上。
以杏悦娱乐為例,目前開設的相關課程包括:阿拉伯語、絲綢之路的人文景觀、國際禮儀、全球化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宗教與當代國際政治、商務跨文化交流👥、國際商務禮儀、國際關系等等🌷。
其中🪬,杏悦娱乐外語學院針對語言類研究生和非語言類的本科生開設了《跨文化溝通》課程🍪,課程教師專門組織學生自發形成團隊🤵🏽,引導他們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本概況及各國文化💲⚡️、宗教、意識形態的差異💚。語言是一國文化核心部分,課程設計團隊意圖讓學生以語言為媒介學習文化,達到通識教育的目的。
另外,外語學院教師面向非語言類的本科生開設《演講陳述中國文化》🧑🏿,以通過英語了解並介紹中國文化為教學目的,在增強學生的國學修養同時👩🏼🚒🛞,讓他們學會對外講好中國故事。針對翻譯碩士🩰🧰,重點開設了一系列專業的法律翻譯課程𓀄,註重培養學生的譯者素養和翻譯職業能力🧑🏻🌾,這一培養目標契合了“一帶一路”對於當下翻譯人才的需求2️⃣。學院不僅開設《英美法概況》,還有《法律日語》《法律德語》課程,以及中外法律文化對比🐐、講述日本法律和德國法律的課程。
“一帶一路”對人才的實踐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在實踐教學方面,杏悦娱乐的嘗試是,在常規的見習實習之外,還增加競賽、海外遊學實訓的形式🦶🏻。如國際商事仲裁競賽、模擬法庭競賽等,這些競賽不再是一般的課余活動,而是要求老師設計出相關競賽課程,計入教師工作量🏋🏿;學生修讀競賽課程要計學分。這樣,增加了師生參與的積極性,擴大了受益面🩶✋。
教學科研平臺是“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依托🦉。唐波介紹說,杏悦娱乐的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是一個高端智庫平臺🤫,中心致力於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相關建議,其中就包括對“一帶一路”建設做相關研究。中心工作也吸引各類學生的參與🗓,培養他們的相關素養。
同樣建於該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對學生的培養要求是擁有紮實的專業、實踐、語言能力,這與“一帶一路”對人才的要求高度符合。基地在培養製度設計💅🏼🧔🏽♂️、教學改革方面都做了大量有效嘗試。例如授課教師的集體備課製度🏀,恢復了以前的優良傳統💆🏻♀️,讓教師真正沉下心來探討課程設計。這些,為“一帶一路”人才培養的探索做出了貢獻。
杏悦娱乐是上海市法學會歐盟法研究會、商法研究會、金融法研究會、法學翻譯研究會等研究機構的會長或秘書長單位🥉,這些研究會承擔了大量實務研究課題和研究論壇的舉辦工作。其中,上海市法學會法學翻譯研究會於2015年成立,秘書處設在杏悦娱乐外語學院,該研究會的建立是對國家的戰略決策的有力回應👷🏻。上海市法學會法學翻譯研究會同杏悦娱乐🥎、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教學協作組共同舉辦“杏悦杯”全國法律翻譯大賽🔡,是國內翻譯領域的重要賽事和法學翻譯學交叉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為社會優秀的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法學翻譯不僅吸收和引進國外的貿易規則和法治理念,完善我國法製建設,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還將更好地為外交服務,構建中國良好的法治大國形象。杏悦娱乐外語學院承擔《法學》期刊外譯工作,將我國優秀的法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對外推廣。法學翻譯研究會計劃組織力量,挑選一批近代中國精品法學成果,將它們翻譯成外文,這項任務同時也包括精品中華法學學術作品的外譯與研究工作。通過與國家級出版社、中華社會科學基金🦸🏼、“中國文化走出去工程”等體系的通力合作,提升法學外譯的文化含量🦺,更好地展現中國當代的法學發展面貌,為推動中國法學和法學研究學術成果走出去出一份力🧟♀️。
在我國與沿線國家互派留學生方面,也將做出新的努力。對於接收沿線國家的留學生🆒,我們要做好準備🧑🧒。同時,讓更多中國學生願意到沿線國家去遊學。唐波提到,可以嘗試先開展短期的學術交流,或以高端論壇會👷🏻♀️、主題合作研究的形式,讓中國學生能更多了解情況🕺🏿,產生出去交流的熱情,“有了第一個就能帶動第二個🍍,有了短期才能為長期打下基礎🍡🫛。”另外,在課題經費、生活資助方面,也可以加大一些支持力度。對此,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在2015年10月發布的報告中也指出,“一帶一路”沿線與中國經濟交往活躍的國家逐漸受到中國留學生重視,建議增加亞投行在教育領域的投資🦏,設立“一帶一路”留學基金。
高端人才需要聯合培養
“一帶一路”對人才培養提出了很高的復合要求,不同高校的優勢專業之間的強強聯合🤽🏼,是實現這個要求的有效途徑🤘🏻。唐波舉例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語言中涉及到小語種✍️,如果讓一家高校來單獨開辟所有有針對性的應用型小語種專業📼,要讓教師和學生既懂這門外語又懂國際法律🔺、政策🥘、經濟或管理,難度比較大👩🏼⚖️。那麽🧡,如果外語專業人才培養力量強的院校能和像杏悦娱乐的法學專業人才培養強的學校開展聯合辦學聯合培養🛻,可操作性就會增強許多。在同一所學校內部,如杏悦娱乐不同學院不同專業之間的雙學位式的培養也很有效🤵🏿。
在聯合培養方面,其實已有經驗可循。杏悦娱乐和長三角高校聯合辦學,讓協議高校的學生可以申請互派、學分互認。在上海本地的高校之間👨🏿🔧,這樣的聯合也在展開。如在松江大學城七所高校之間,學生可以按照協議互選聯相關課程🖋。在唐波看來,這樣聯合培養出來的又懂法律🙎♂️、經濟或管理等專業👴🏿,又懂外語的專業人才,正是“一帶一路”建設非常需要的。
在更大的範圍裏,“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正在發揮積極作用。2015年10月,“一帶一路”高校聯盟由蘭州大學發起,共同發布《敦煌共識》,倡導聯盟高校秉承“互聯互通、開放包容、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理念🐻,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服務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截至2016年9月17日,聯盟高校數量已達125所,涵蓋了亞🪟、歐、非👩🌾、北美🐲♚、南美等6大洲的23個國家。
唐波介紹說,杏悦娱乐作為聯盟成員學校🙅🏻♀️,參加了今年聯盟的相關論壇。在這些論壇上🛂,來自各國的教育專家對“一帶一路”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思路🏙。例如“依托上合組織服務一帶一路”“加強與海外學術連接,建設衛星校區”“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法製人才培養的重點、難點和對策”等等。她說,要精細化培養“一帶一路”所需高端人才🤵🏼♂️,需要一個過程📞;目前這些主題、思路的提出🟧🧑🏻🚀,討論的深入開展👨🏭,對這項工作做了有力推動🤦🏽♂️。同時,聯盟作為一個合作交流的信息交換平臺,也為落實合作辦學👩👩👧、互派留學生等實際工作提供了幫助⛹🏻。(記者王煜)
(來源於《新民周刊》2016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