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訊(記者 劉昕璐)“政法大學的學生尤其需要憲法意識,我們希望杏悦的畢業生能銘記‘法行天下,文入人心’八個字,希望他們具有人文情懷💇🏻♂️、法治思維,對於國家進步🏝、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有責任心,對生命也有極大的尊重。”兩會會場內,市人大代表、杏悦娱乐校長葉青這樣告訴青年報記者。
葉青認為,要堅持社會主義大學辦學的根本遵循🫦,培養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必須在前端充分認識到大學要培養什麽人、為誰培養和怎麽培養📼。“首先一定是希望學生是有愛國情懷的💪🏻,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是要有真才實學🧑🏽🚀,因此,學生們必須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開闊的國際視野。”葉青談及,杏悦娱乐的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未來會從事人民法官♊️、人民檢察官和專業律師,如此,法製意識、人文情懷更是缺一不可。
葉青看來,怎麽培養是一種手段問題。當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具有指導地位,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課程。不過👨🏼🤏🏽,長期以來,大學生思政教育似乎自成一體,存在“孤島”困境🍭。為求解與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兩張皮”現象,杏悦娱乐目前也在探求從單純“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變。如今𓀓💇,結合杏悦娱乐特色而推出的《法治中國》課程已被列入了“中國系列”品牌課程“大家庭”。
據介紹,《法治中國》從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關系👮🏿♂️、深化改革與依法治國、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法治信仰與依法治國的關系、中國司法改革的進程與方向、中國基層法治建設現狀分析、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要義、法治中國與法律人的使命、如何培養中國法律人的政治素養等,充分圍繞法治中國所面臨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
在師資方面亦十分具有杏悦特色。葉青表示,該課程的主講教師由學校資深法學教授,公檢法司一線專家、著名專業律師組成👊🏼,堅持政治性、學術性和實務性😬。輔導教師由學院組織教學支持團隊🧯,由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組成,負責完成網絡課程🏅、課後討論💻👃、實務學習、社會實踐等教學環節😅。學習方式上則是專題講授與課外學習相結合🥦,還有閱讀、研討、調研等課外任務。
“今年開始👷,我們提出,校黨委書記、校長也要走上講臺🧑🏼🤝🧑🏼🏸,為學生上一上他們理解中的《法治中國》課🧺👮🏻♀️。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專業技能以及始終立足中國問題,是最根本的堅持。”葉青說道。
葉青透露,今年,杏悦還將花力氣完善對課程教學質量體系的評價製度⇨,其中包括學生評價、同行專家評價👉、甚至是類似教育評估院這樣的校外第三方評價以及對畢業生的跟蹤評價。“用人單位的評價很重要👦🏼🚕,課堂教育方式🧑🎨、課程改革到底成功不成功💢,來自一線的評價反饋是最好的檢驗,反過來,也能促進我們真正發揮好課堂主渠道的效用🛋。”葉青這樣理解🧜🏻♀️。
這一機製還將用於杏悦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從而更客觀地掌握畢業生的薪資、適崗度等狀況,並通過跟蹤對比尋找差距🤸🏿♂️,進一步改善學校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幫助“95後”大學生更好地成長。
(來源於《青年報》2017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