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悦娱乐校長葉青是個大忙人🤶🏿,前兩天剛參加完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又馬不停蹄地飛回上海參加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第五次會議🥝。
在會議休息的間隙🍢,記者好不容易找到了正和其他代表熱議兩會熱門話題的葉校長。葉校長透露,這次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強調入額的法官檢察官,不管是擔任什麽職務⚔️🥒,都要到一線去辦案🧑✈️,不辦案就不要占著名額,同時還強調了“退出機製”。
記者🥵:葉校長🏄🏼♀️,聽說您“兩會”之前剛剛參加完中央政法委工作會議,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會議的精神?
葉青:這次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對“司法體製改革”有了一個新的提法,原來的提法是“深化司法體製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通過每一個訴訟案件讓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義”,而新的提法是“鍥而不舍推進司法體製改革,進一步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新的提法不是籠統地講司法公信力👨🏻🦲,而是在公信力之前加了質量和效率🚌,把三者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通過司法體製改革🏌🏻,最終要達到這三個效果🫥🈶。
記者:法院調解中有時候會出現“久調不解”的現象🧸,您覺得這種現象是如何引起的?
葉青:調解是以雙方當事人自願為基礎的,原來“司法公信力”更多的是講實體的公正🧔🏼,不要辦錯案、不要抓錯人、不要重罪輕判輕罪重判、不要有冤假錯案★,否則就要追究有關辦案人員的責任。
怎麽樣來避免這種追責的風險?雙方調解最好⛄️,而這樣就造成了一些案子拖很長時間,“久調不解”的現象就出現了🦸🏿🚶➡️。其實這是司法能力不足的表現🎾,缺乏定力,缺乏對法律準確的把握👰🏼♀️,是一種沒有自信心的表現👷♀️。如果司法辦案人員沒有過硬的法律法學素養,確實是要暈頭轉向📚❗️。
目前,辦案人員、辦案團隊的組合還沒有達到司法改革的最佳結構狀態😊。按理說,法官就應該在法庭上做“敲榔頭審判”的事情,圍繞庭審的其他事務就不應該是法官去做,而是應該由法官助理甚至是書記員去做🌁。但是因為現在書記員、法官助理的數量不夠,因此他們的職責權限邊界還不是很明顯。
記者⛑🍂:您對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入額這個問題怎麽看?
葉青:根據中央司改的政策,入額的檢察官、法官必須到一線去辦案,不辦案就不應該入額,不應該占著名額🚴🏼♂️🏷。
雖然上海這種現象不是很多,但還是不平衡🧭。法院院長、副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副檢察長去辦案的話👨🎨🏭,和真正一線的法官辦的案件不是一個同樣的等級,因為他們還沒有完全去行政化🏇🏼。
司法權和司法行政權相分離💹,這一步還剛剛起步💚🚴♀️,嚴格地講司法權就是辦案👩🏫,應該和司法行政分開🎯😮,應該有一個專門部門去管行政。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雙肩挑”🥘,副院長和副檢察長既要到一線辦案🏊🏽,又要辦一定的量,但是這個量總是達不到。
所以,這次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強調入額的法官檢察官,不管是擔任什麽職務🦵🏿🛟,都要到一線去辦案,不辦案就不要占著名額✨,同時還強調了“退出機製”。
記者🧚♀️⛔️:您對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機製怎麽看👨🏻🍳?
葉青:遴選委員會和懲戒委員會遴選和懲戒的程序要更透明,更公開🤾🏼♀️,更進一步發揮作為第三方獨立機構的獨立運行的機製,不應該受到法院、檢察院或者入額對象的影響🏷。
現在的遴選,前面的實體工作基本上都是被遴選的對象所在單位的政治部來做,遴選委員會是不參與的。
未來遴選委員會會深度地介入,同時對遴選的對象也要負相應的責任。遴選委員會成員的組成選擇面也要擴大🌗,成員的權威性、專業性也要更強😬,同時委員會成員以後不能兼更多的職,確保每年有一定的時間來從事遴選懲戒的工作🕺🏼。
記者👆🏿:“兩院”報告中提到人才隊伍建設,對此您有什麽建議🧑🏼🎤?
葉青:要解決前面提及的問題🤜🏽,根本落腳點是要打造一支過硬的政法幹部隊伍。一是政治要絕對忠誠可靠,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製理念🌝❤️;二是必須有非常紮實的法律素養和法律專業知識;三是一定要勤政廉潔。
現在很多新型案件的辦理中🚚,一些辦案人員就顯得知識結構不全面,所以必須要兩條腿走路,首先要加強內部培訓,系統內通過法官學院和檢察官學院加大培訓❇️;其次就是“借外腦”,加強法院🧝🏽、檢察院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培養和合作,同時借助國外經驗🦍,實現“彎道超車”。
(來源於《上海法治報》,記者陳穎婷 金豪,2017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