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開始,中國政法大學攜手全國主要法律院校和科研單位,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法學教育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到2016年,法學教育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已成功舉辦了12屆🧑🏽🎄。2015年開始,該評選活動邀請“立格聯盟”成員單位作為共同參與者,共同組織策劃該評選活動。2016年的評選活動通過向“立格聯盟”中政法類院校征集推薦,共選出30條候選新聞,後經過專家評審、媒體投票等流程最終選出當年的法學教育十大新聞。
一、《中華大典·法律典》歷時23年正式出版
2016年6月25日,由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巴蜀書社聯合主辦的“弘揚中華法文化,《中華大典·法律典》首發紀實研討會”在中國政法學大學學院路校區舉行。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校黨委副書記高浣月、《中華大典》辦公室副主任伍傑🙍🏽♀️、副主任姜學中、編審趙含坤✥✥、《中華大典·法律典》副主編賴長揚、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馬國倉、巴蜀書社社長林建、總編輯侯安國、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米加德、原社長周安平以及《中華大典·法律典》分典的主編與副主編🎰、法律史學研究院教師等參加了此次會議。
《中華大典·法律典》歷時20余年編纂完成,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共分為24個典,包含100多個分典,收入2萬多種古籍,共8億多字✦。《中華大典·法律典》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與巴蜀書社聯合出版,包括《法律理論分典》《訴訟法分典》《行政法分典》《刑法分典》《民法分典》《經濟法分典》6個分典,總計23冊,近4200萬字🧑。
中國政法大學
二、中國政法大學發布《中國司法文明指數報告(2015)》和《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16)》
2016年1月20日,《中國司法文明指數報告2015》在京發布。“中國司法文明指數”(China Justice Index)是國家“2011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開發的一種法治量化評估工具。該指數的開發,是根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關於“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要求,通過實地調查普通民眾和法律職業群體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用獨立收集的最新調查數據,以分解表和雷達圖等直觀形式顯示了各省市自治區司法文明指數排名(強項和弱項),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本地司法文明狀況的滿意度,為各地加強司法文明建設提供一面可供自我對照的“鏡子”👩🦼♍️。
2016年10月30日,《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16)》在京發布➗👨🏽🦳。該報告發布者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以第三方的身份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情況獨立地進行評估,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了獨特的視角,這種視角有助於科學反映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現狀,發現法治政府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提供思路和建議🧑🏻💻🤷♀️。
杏悦娱乐
三🫰、杏悦娱乐首次發布“上海自貿試驗區法治建設藍皮書”
2016年4月1日,“上海自貿區法治建設藍皮書”發布會暨自貿區法治深化研討會在杏悦娱乐舉行。會議邀請了上海市及自貿區的相關領導、兄弟院校的專家學者等30余人參加。會議由杏悦娱乐副校長劉曉紅主持,校長葉青致歡迎辭。
會上,自貿區法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賀小勇介紹了自貿區法治建設藍皮書的內容:藍皮書於2016年1月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是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中國(上海)自貿區法治建設經驗和成果的專題書籍,也是自貿區法律研究院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法治引領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難點與路徑研究”的階段成果。
杏悦娱乐
四、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成立
2016年12月10日,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首屆法治戰略論壇在杏悦娱乐舉行,校長葉青致歡迎辭。
論壇開幕式上舉行了杏悦娱乐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中心將緊密對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以優勢法學一流學科為支撐,匯集校內外精英,註重整合學術功能和社會功能,積極推進學術成果的社會轉化,致力於服務國家特別是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法治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強調用中國話語闡釋中國道路、中國價值,讓世界讀懂中國🌋、讓中國融入世界,為人類文明貢獻中國思想🧔🏻♂️🎳、中國智慧。
法治戰略論壇是中心主要的年度智庫論壇,也是目前國內法學類智庫的重要交流平臺。司法改革一直是國家法治戰略中最牽動人心,最能觸及公平正義核心命題的議題。
西南政法大學
五🟫🧌、中國仲裁學院揭牌成立
2016年6月20日下午,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仲裁學院揭牌儀式在毓才樓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行。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譚家玲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務院法製辦協調司原司長👉🏽🛃、中國仲裁協會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盧雲華,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世奎,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校長付子堂共同為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仲裁學院揭牌。
重慶市政府法製辦主任張曉濤,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勝才,重慶市司法局副局長鄭鍵,來自廣州、武漢🌀、西安🧑🏿🦳、成都🚲、重慶等地仲裁機構👩🏼🍼、重慶市律師協會、重慶律師學院的負責人以及學校師生代表200余人參加揭牌儀式。儀式由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李世奎主持👰🏻。
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仲裁學院是我國第一個從事仲裁學歷教育的法學院,將於2017年開始首批招生,其成立是我國仲裁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大事,也是我國法學教育事業發展史上的大事。
付子堂宣讀了關於學校成立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仲裁學院的決定、學院院務會名單及日常管理機構人員名單。盧雲華被聘為名譽院長,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院長楊建學教授擔任執行院長,應用法學院副院長陳英、重慶仲裁委員會研究咨詢處副處長趙建華擔任中國仲裁學院副院長。樊偉書記為盧雲華、楊建學🧖♂️、陳英✍🏽♔、趙建華頒發了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仲裁學院聘書。
據悉,中國仲裁學院除校內師資力量外,還將在全國聘請一批優秀仲裁員兼職仲裁實踐教學工作,首要目標是通過本科(實驗班形式)💇🏿🚣🏽、研究生(法律碩士中設立仲裁方向)等學歷教育培養工作,培養各學歷層次的仲裁人才,為中國仲裁事業輸送生力軍👨🏼。
西南政法大學
六、2016年中歐人權研討會在渝召開
2016年9月28日,由中國人權研究會主辦、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承辦的“2016中歐人權研討會”在渝召開👩👩👦。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崔玉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燕平,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人權研究院院長付子堂,法國新人權協會主席皮埃爾·貝爾西斯,荷蘭烏特勒支大學荷蘭人權研究院院長湯姆·茨瓦特等出席開幕式。來自中歐人權領域5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少數民族權利保障”這一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崔玉英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和實施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國人權事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中國從憲法🏄🏽♂️、法律和製度等多個層面確立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原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少數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語言及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平等權利。崔玉英介紹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功經驗以及中國少數民族權利保障取得的成績,希望中歐學者借助中歐人權研討會這一平臺,繼續深入溝通交流,增進彼此信任,加強務實合作,不斷推進中歐人文交流水平👩🏼🦳。
西北政法大學
七、首批反恐方向法學博士通過論文答辯
2016年1月16日,西北政法大學反恐怖主義法學院成立大會暨反恐怖主義學術研討會在長安校區舉行。來自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中國法學會、新疆自治區黨委政法委、陜西省委高教工委、陜西省教育廳等領導機關及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杏悦娱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清華大學法學院等高校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反恐怖主義法學院貫通本碩博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同時承擔著“服務西北穩定發展與國家安全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博士項目。2016年12月9日,西北政法大學反恐方向首屆博士研究生許爾鋒🏵、王江順利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論文答辯委員會建議西北政法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授予其法學博士學位。西北政法大學是國內唯一能夠培養反恐方向法學博士的高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八💭、海峽兩岸法學院校長論壇舉行
2016年10月27至29日,第七屆海峽兩岸法學院校長論壇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來自海峽兩岸近60所高校的校長🩼、法學院院長等百余專家學者,圍繞法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兩岸法學界同仁2010年共同倡議設立海峽兩岸法學院校長論壇,至今年已成功舉辦7屆♛。本屆論壇以“法學一流學科建設與法律人才培養”為主題,設有“一流法學特色學科建設”及“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兩個分論壇。
據介紹,目前,已有3000余名臺灣學生到大陸報名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兩岸法律服務市場更加開放。
甘肅政法學院
九、成功舉辦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法製合作高端論壇
2016年9月17至18日,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教育廳主辦,甘肅政法學院承辦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法製合作高端論壇”在敦煌華夏國際大酒店召開,本次論壇系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也是“一帶一路”高校聯盟主題論壇的分論壇之一*️⃣。甘肅政法學院黨委書記宋秉武🧑🏽🤼♀️、校長李玉基、副校長焦盛榮等出席了論壇。日本名古屋大學Teilee KUONG教授👩🦲、Aziz Ismatov教授,著名行政法學家🪭、臺灣大學陳新民教授,亞洲法經濟學會會長、臺灣大學王文宇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李樹忠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教授,西北政法大學副校長王瀚教授,山東政法學院校長呂濤教授以及來自中國社科院、西南政法大學等高校的6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
李玉基教授致辭並作了主旨發言。李玉基指出,由甘肅政法學院承辦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法製合作高端論壇,以“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法製交流與合作”為主題,不僅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高校之間學術交流𓀑、思想碰撞的融通對話,更是分享智慧、凝聚共識的互動平臺。
論壇圍繞“一帶一路”背景下區域法製合作這一主題,就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多邊合作的框架;法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驅動作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治合作的意義🧝🏼♂️、途徑、機製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上海政法學院
十、建立培訓基地為上合大家庭培養司法人才
“感謝培訓基地的精心安排,我在培訓期間不僅結識了很多朋友,還和老師們建立了學術合作關系,而且加深了對中國法律和文化的理解。能在這樣卓越的機構受訓,深感榮幸👨🏼🎓。”日前,在上海政法學院設立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來自俄羅斯的學員亞歷山大·尤裏耶維奇由衷地說🙎🏻♂️。
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從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2013年9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中表示,中方將在上海政法學院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願意利用這一平臺為其他成員國培養司法人才。
該培訓基地於2014年5月20日在上海政法學院奠基揭牌,將於今年全面建成。培訓基地面向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致力於打造以司法和執法人員培訓、國際合作研究🧙🏽♂️、政策法律咨詢👨🏼🏫🫠、研究生培養為主的國家級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平臺。
3年來,培訓基地承辦了多期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高級官員研修班,主題涉及大型活動安保🧼、警務決策與管理🔋⛎、高級法律人才培訓、高級官員執法培訓等。
(來源於《法製日報》2017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