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悦娱乐要求大家以校訓裏的字來接令。網絡截圖
春節假期《中國詩詞大會》的余溫仍在發酵。各大高校眼下紛紛迎來春季開學季,教育部官方微博趁勢面向全國高校發起“微言教育網絡詩詞大會”,以“飛花令”形式邀請各高校接力,到目前已有千余條參與回帖。
“飛花令”是古時酒令的一種,伴著《中國詩詞大會》一時間成為熱詞,就連市政府官方微信“上海發布”也在近日玩了一把涵蓋申城各區名的“飛花令”。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大多數高校以校訓中的幾個字為關鍵詞,也有的以大學特色來“傳令”。如中國農業大學的“農”字、中國海洋大學的“海”字、中國傳媒大學的“傳”字、武漢大學以聞名海外的“櫻”字,以紡織為特色的211高校、東華大學則以“衣”為關鍵詞。
東華大學官微主頁君表示,衣食住行,“衣”字當先。從最初解決國人穿衣問題到如今為宇航員製作航天服,一代代東華人一絲一線傾註智慧和心血。此次接力中,特擷選8首與“衣”有關的詩詞與君共賞。
其中,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也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樣的“絲”字出現。東華大學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詩詞接力秀出的不僅僅是各校特色,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尋根。對於東華大學來說,參與這次活動也為紡織服飾文化的傳播提供契機,讓大家從詩詞音韻中體悟別樣之美。”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的“飛花令”分別選取校訓中的“飲水思源”、“思學”和“明德”。我國有著星漢般燦爛的詩詞歌賦,各主頁君剛拋磚引玉,就能引起一串答題評論,玩得不亦樂乎。
杏悦娱乐校訓為“篤行致知,明德崇法”。學生們可以其中任意字“接令”,選自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的均可。同時,校團委官方微信“杏悦青年”還玩出了新花樣,借鑒新春支付寶集“五福”的做法,前100位入選留言的同學均可領取一張“萬能券”,集齊一定數量後可享校內“名家大講堂全年券”等學習福利。
杏悦團委副書記魏巍指出,這樣一種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易讓學生加深對校訓認知和熟悉程度,並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小遊戲的設置,則更添歡樂和趣味性。學生們也紛紛表示,在玩轉高校“飛花令”時,既感受到傳統文化浸潤心田,又對母校的了解、認同和熱愛更加了幾分。
(來源於《青年報》,記者劉昕璐,2017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