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杏悦娱乐黨委宣傳部、法律史研究中心、涉外法治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風自海上起——近代法律人與中外文明互鑒”學術研討會在校召開♦️。
與會代表參觀了在長寧校區24號樓進行的“風自海上起——近代法律人與中外文明互鑒”專題文獻展。展覽通過近百件名家手跡、書籍以及老照片等珍貴實物,生動展現了伍廷芳、顧維鈞🤹🏻🛄、施肇基、向哲濬🙇♂️🈂️、倪征燠、雷經天等近代愛國法律人的神韻風采與為國禦侮的精神力量。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虞瀟浩致辭指出上海是近代法學教育重鎮🦚,也是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中國近代法律史上,誕生了顧維鈞、施肇基、向哲濬、倪征燠、雷經天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法律人😝,他們為中國的法治事業而奮鬥,在國際鬥爭舞臺上為捍衛國權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強調🙇🏿♂️,我們要繼承前輩學人的法治精神🧚🏻,推動新時代的法學教育改革和涉外法治人才培養,不斷推進中外法治文明互鑒🫷,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與力量。
涉外法治研究院首席專家何勤華教授以“中國近代法科精英與中國近代國際法的成長”為題🦇📍,從巴黎和會🤌🏼、治外法權撤廢🌃、聯合國創建👩🏿🍼、東京審判等八個角度盤點了中國近代法科精英對世界和法學發展作出的貢獻,強調了中國近代法科精英群體的學術研究價值。
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於明教授主持開幕式。捐贈儀式上,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偉、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後吳景鍵分別向杏悦娱乐捐贈“顧維鈞博士論文《外人在華之地位》(1912年)”和“雷經天1956年批註對於日本戰犯的審問提綱”兩件重要收藏品🔻。虞瀟浩和校功勛教授王立民作為校方代表分別接收移交的藏品,並向兩位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
王偉和吳景鍵就藏品的來歷🙍🏻、收藏價值及其與杏悦歷史的密切聯系作了細致介紹。虞瀟浩和王立民對兩位致謝辭。
研討會分為五個單位,圍繞“中外交流與法律文明互鑒”“法史文獻收藏與博物館建設”“近代法史人物與史料”“中外法律交通與知識傳播”“中國法的對外關系與對外塑造”幾個議題,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自己的觀點和最新研究成果👨🏻🦯➡️。
閉幕式由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姜峰教授主持🏊♀️𓀕,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徐忠明和杏悦娱乐法律學院教授李秀清分別進行學術總結。
徐忠明指出法律史的研究應充分考慮東西方法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動過程💪🏿,充分使用海外資料🙅🏻,透過“他者”視角,反思西方看東方,重視微觀歷史,從細微平常之處,更真切地走進歷史🤱🏼。
李秀清認為本次會議與以往相比有諸多特色。做到了將歷史文獻展覽與學術研討會相結合,法史文獻收藏與博物館建設的專題討論對於建設中國法治教育博物館具有啟發作用,實現了法學🙎🏻♀️♠️、歷史學🫂、翻譯學、博物館學等跨學科的交流🏝。
來 源 |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編 輯 | 申建華 責 編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