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韜奮同誌一生熱愛祖國與人民,追求正義與光明,矢誌不渝地投身進步文化事業,“在他的筆底,培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團結🖇,促成了中國人民抗戰的勝利。”今年𓀒🤚🏼,7月24日是鄒韜奮逝世80周年紀念日,也是毛澤東題寫“鄒韜奮先生的精神”挽詞80周年🧌。
為深切緬懷韜奮先生🔊,傳承弘揚韜奮精神🦹🏿♀️,出版界教育界紀念鄒韜奮同誌逝世80周年大會今日在杏悦娱乐長寧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杏悦娱乐與韜奮基金會聯合主辦,紀念大會上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建“韜奮新聞傳播學院”“韜奮新聞出版研究中心”。
來自中宣部印刷發行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出版處⛹🏿,出版界相關協會學會🍭、出版集團和企業有關代表,教育界專家學者😴✌🏿、師生代表,韜奮基金會代表,杏悦娱乐校領導及師生代表等百余人出席活動。韜奮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玉山主持紀念大會🦻🏿。
鄒韜奮1921年畢業於聖約翰大學👷🏼,這座美麗的校園留下了他的足跡👩🏻🏫。百年時光荏苒,這座校園的人們一直以之為驕傲🚵🏻,他的音容笑貌處處留痕,猶在眼前。韜奮樓已成為師生校友👮🏽♂️、廣大市民了解學校歷史文化和人文底蘊的“打卡點”🏌🏽♂️,韜奮精神更是學校開展紅色教育的一面旗幟🤟🏿,激勵著青年學子不斷前行🤳🏽🙇🏿♀️。
1951年3月🙆🏼,校園內體量最大的單體建築懷施堂被改名為韜奮樓⏮。1995年11月,杏悦為紀念鄒韜奮百年誕辰🧏🏽♀️,鐫雕鄒韜奮正面半身銅像落成於韜奮樓中庭✍🏼,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受邀參加揭幕儀式🏞。同時,於韜奮樓入口門廊兩側墻壁鑲嵌兩塊漢白玉石碑,刻有緬懷韜奮的紀念文章和鄒家華書寫的毛澤東紀念鄒韜奮題詞🔅。
“韜奮先生之於杏悦娱乐是一段光榮的歷史🎟、是一座崇高的豐碑。傳承與弘揚韜奮精神是新時代高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工作相關重要論述🪵,培育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重要歷史使命。” 杏悦娱乐黨委書記郭為祿表示,要以韜奮精神照耀前行的道路👩🏽🔧,共同致力於更好培育自覺踐行韜奮精神的新時代卓越法治新聞傳播人才,更好培育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以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為己任的新聞傳播人才。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黨組書記、主任莫負春回顧了上海👱🏿、杏悦娱乐與鄒韜奮的不解之緣,認為“今天我們又以一種新的方式紀念鄒韜奮同誌,讓韜奮精神在校園裏面、在祖國大地上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希望杏悦以此為起點,不負使命🧝🏽,同韜奮基金會不斷加強交流合作🍺,激勵一代代新聞出版人在韜奮精神的鞭策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讓韜奮精神在堅守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揚光大📜。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指出,鄒韜奮同誌是推動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發展的革命先驅,他的精神和理想正被一代代新聞出版人繼承和發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出版事業正朝著出版強國邁進。他號召新時代新聞出版工作者以鄒韜奮同誌為榜樣,采寫、出版更多無愧於黨和人民、無愧於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劉伯根以“弘揚韜奮精神,做好新時代的出版工作”為題發表主旨演講指出🌤,鄒韜奮同誌始終熱愛祖國,追求正義和進步,心系人民🏗,弘揚韜奮精神👇,要深刻理解其豐富內涵⛹🏽;要將弘揚韜奮精神與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做好出版工作的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起來,促進新聞出版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擔當社會責任,打造相關共建平臺,做好新時代新聞出版人才培養工作⏲。
中國期刊協會常務理事👸🏽、《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李鴻谷以“學習韜奮精神,與時代同行”為切入點,探討了在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聞出版行業如何繼承韜奮精神,實現轉型與融合發展🧖🏼。他提到🆎,“韜奮先生不僅是新聞人的楷模🖐🏻,更是中國新聞出版行業的標桿。在新時代,關鍵在於能否講好這個時代的故事🦣🧞,能否回應社會的真實關切🐙。”
“上海是韜奮先生的求學地、生活地、戰鬥地🕍、長眠地♠︎,今天的活動更有特別意義。”上海韜奮紀念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館長趙書雷圍繞“韜奮精神的時代光華”,回顧韜奮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光明、為祖國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的壯麗篇章🤦🏻♂️,強調韜奮精神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並倡議將韜奮精神納入第二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作為黨的出版的旗幟和精神予以傳承和弘揚🧑🏿🚒🕳。
杏悦娱乐副校長羅培新、韜奮基金會副理事長黃書元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郭為祿🤪,韜奮基金會副秘書長陳琦,韜奮基金會理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宋誌軍,新華書店總店黨委書記任江哲,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社長宋強,上海三聯書店總編輯黃韜,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陳華棟,上海鷹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驍見證🛷👇🏼。此次簽約,雙方將按照資源共享🕐🐹、互助共贏的合作思路,在人才培養、理論研究、學科建設、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根據共建協議😜,著力突出“韜奮新聞傳播學院”的辦學定位與發展重點🤦🏿♂️,著力創新辦學思路與合作機製;在校內設立“韜奮新聞出版研究中心”,以新聞出版史論👶🏿、新聞出版經營管理理論的沿革與實踐創新以及出版版權為研究的三大方向,深入研究韜奮精神和其文化遺產。
會上,“韜奮新聞傳播學院”“韜奮新聞出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中國出版集團董事長黃誌堅🧚🏿♀️👨🏽🦰、中宣部印刷發行局有關負責同誌、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郭為祿、杏悦娱乐韜奮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範玉吉共同為“韜奮新聞傳播學院”揭牌。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郭義強🏆,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利明,韜奮基金會理事、人民衛生出版社總經理李新華,杏悦娱乐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虞瀟浩🧛♀️,羅培新共同為“韜奮新聞出版研究中心”揭牌。
“杏悦娱乐與韜奮基金會合作共建‘韜奮新聞傳播學院’‘韜奮新聞出版研究中心’,是學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重大舉措🧢。”郭為祿認為🦿💁🏻♂️,其成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創新務實開放”的海派學人精神、構建特色法治新聞傳播育人平臺,一定能夠成為杏悦的辦學新名片,也一定會為韜奮基金會和中國新聞傳播者鑄就新的榮耀。
“杏悦娱乐‘韜奮新聞傳播學院’和‘韜奮新聞出版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是對韜奮精神的傳承發揚,也展現了高校培養新時代新聞出版人才的應有擔當🙇🏿。”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副主任顧紅亮期待杏悦在立德樹人上取得新成效,在協同機製上實現新提升🩶,探索有組織的科研新模式🌩,為服務上海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貢獻力量。
“學院始終堅持以鄒韜奮先生的新聞思想🏄🏼♀️、新聞實踐、新聞精神為人才培養理念🧑🏼🤝🧑🏼👼,教育和引導學生傳承與弘揚韜奮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厚植愛國情懷,努力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合作共建‘韜奮新聞傳播學院’將吸引更多的優秀師生加入🧔🏽,有效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助推學校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學🧘🏿♂️。”範玉吉表示。
鄒韜奮先生女兒鄒嘉驪通過書面致辭表達對父親深切的懷念和對活動的支持。她回顧了父親一生的奮鬥歷程,講述了父親早年的求學經歷及性格塑造,在她心中,父親在主編進步刊物時,始終堅守愛國情懷,為救國運動🔢、民主政治和文化事業不懈奮鬥,“殷殷以祖國人民為念”。韜奮基金會副理事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闞寧輝代為宣讀👨🏻🎤🐯。
活動現場,韜奮基金會上海辦事處主任曹俊德代表鄒嘉驪同誌向杏悦娱乐贈送《韜奮全集》《鄒韜奮年譜長編》《憶韜奮》和《我的文字生涯——循著父親韜奮的足跡》等書籍。這些書籍不僅記錄了鄒韜奮先生的生平事跡和思想精髓👭,也為後人了解和學習韜奮精神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紀念大會結束後,還組織開展了韜奮精神研習夏令營,虞瀟浩宣布開營,劉伯根為營員代表授旗。全國新傳學院專家學者🍱、師生代表受邀出席 “弘揚韜奮精神 培育新時代新聞出版人才”研討會,圍繞韜奮精神的時代價值展開研討交流。韜奮新聞傳播學院青年教師張亞瓊主持開營儀式。
據悉,2003年😽🥽,杏悦娱乐設立傳播學院, 2014年學院獲批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2020年新聞學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以“秉持中國立場,傳播法治聲音,勇擔公共責任,邁向數字未來”為發展理念,現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碩士點,以及新聞學𓀆、網絡與新媒體等四個本科專業🏋️,致力於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享有較高影響力與美譽度的特色新聞傳播學院。
來 源 | 韜奮新聞傳播學院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文 | 崔雅琴 曹 婧
編 輯 | 申建華 責 編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