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的重要論述,激發學生勞動熱情,鼓勵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增強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提升勞動教育成效🗿,近日,社會發展學院組織學生黨員赴世界級生態島崇明開展“黨建+勞動教育”活動。
在崇明河蟹集團裕西基地工作人員的專業引領下,黨員同學們深入參觀了崇明清水蟹的生態環境🏸,了解了其科學化👅、精細化的養殖技術,包括螃蟹生命周期中的八階段成長歷程和二十次蛻殼的奇妙變化🏨。
黨員同學們走進萬禾農業崇明種羊研究中心,親眼見證了智能化羊場的高科技管理手段。研究中心利用先進技術實時監控並分析羊群的健康狀況、行為習慣及生產數據,並通過大屏幕直觀展示羊群動態和關鍵指標的實時數據。講解人員闡釋了如何通過傳感器和數據分析軟件處理這些數據💃🏿,以便農場管理者及時發現並處理羊群中出現的異常狀況👱🏽,如疾病或生產性能的降低。
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還了解到研究中心如何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羊群遺傳特性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基因數據分析🥟,優化種羊選擇,提升羊群的整體品質和效率⚾️。智能化羊場采用機器學習算法預測羊只生長趨勢𓀗,為科學飼養提供數據支持撐。
同學們來到崇明米業集團🥋👏🏽。面對金色的麥田,同學們紛紛拿起鐮刀,親身體驗農耕的樂趣🌯。
在崇明米業集團的稻田裏✳️,同學們不僅詳細了解了水稻的種植流程,還深入學習了現代農業技術如何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此外,他們還學習了稻谷的初步加工過程,如脫殼、篩選、包裝等♠︎📍,從而對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有了全面認識🫲🏽。這次勞動教育,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農業知識🚰,還培養了他們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優秀品質🚣♀️。
活動通過“走出去”的方式,讓黨員同學們了解了崇明地區農業生產的現狀與挑戰⏮,探討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更深刻地理解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活動結束後𓀖,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次勞動教育活動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也激發了他們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濃厚興趣和無限熱情。
來源 | 社會發展學院
編輯 | 羅林哈 責編 | 曹婧